經(jīng)典心理學實驗匯總:量表衰減效應
發(fā)布者:網(wǎng)上發(fā)布
在心理學實驗中,常常會遇到實驗中的因變量水平趨于完美(接近于量表的“天花板”),或者趨于零效應的現(xiàn)象。這些效應被稱為量表衰減效應(或者,更通俗地稱為天花板和地板效應)。當遇到這種情況時,研究者該如何對此進行解釋呢?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什么是天花板效應和地板效應。
在影響指標有效性的各種因素里,天花板效應( ceiling effect )和地板效應( floor effect )是尤其典型的情況。這兩種效應是指反應指標的量程不夠大,而造成反應停留在指標量表的最頂端或最低端,從而使指標的有效性遭受損失。
先來看一個天花板效應的例子。假設有一個研究者想要比較游泳和跑步的減肥效果。他找來兩個肥胖的人作被試,首先用一架臺秤秤他們的體重,發(fā)現(xiàn)兩個被試的體重正好都是 300 磅 。然后,這兩個被試開始減肥計劃,一個通過跑步減肥,另一個游泳。幾個月后,兩個人又一次用同一架臺秤稱體重,結果發(fā)現(xiàn)兩個人的體重都是 250 磅 。研究者認為兩個人都減重 50 磅 ,因此斷定跑步和游泳的減肥效果一樣好。但是研究者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它所用臺秤的量程是 0 ~ 300 磅,不能稱出這兩個人的確切體重。(如果用一個范圍足夠大的秤去稱的話,一個被試是 300 磅 ,而另一個是 350 磅 。通過跑步減肥的被試減重 50 磅 ,而通過游泳的被試減重了 100 磅 。)由于兩個被試的體重都已經(jīng)到達了反應指標量程的最頂端,致使他們各自的減肥效果沒有真正地體現(xiàn)出來。這就是一個天花板效應的問題。
再來看一個地板效應的例子。假如你教一個動作不太協(xié)調(diào)的朋友打保齡球。你認為獎賞可以提高作業(yè)水平,因此每當他打一個全中你就為他買一杯啤酒。然而你的朋友將球都扔到溝里去了。這樣,你不能提供獎賞了,而且你還預期他的作業(yè)水平會隨著練習次數(shù)的增加而降低。但由于再沒有比溝里球更低的水平了,所以你觀察不到*的任何下降,此時你朋友的作業(yè)水平已經(jīng)到了反應指標量程的最底端。這就是地板效應。
天花板和地板效應都阻礙了因變量對自變量效果的準確反映,在選擇反應指標時應努力避免。那么該怎樣避免呢?通常的方法是:嘗試著先通過實驗設計去避免極端的反應,然后再試著通過測試少量的先期被試來考察他們對任務操作的反應情況。如果被試的反應接近指標量程的頂端或底端,那么實驗任務就需修正。例如,在一個記憶實驗中如果記憶*太好,那就可以增加呈現(xiàn)的材料以降低作業(yè)水平。與此相似,如果被試完成得太糟糕,幾乎記不住任何東西,那么就要通過減少識記材料、放慢呈現(xiàn)速度等方法使任務變得容易些。設計實驗任務和反應指標的指導思想是應使被試的反應情況分布在指標量程的中等范圍內(nèi)。那么,操作自變量時,被試反應水平的提高或降低都能被觀察到。謹慎的研究者在實施可能被天花板或地板效應污染的實驗前,先做好預備實驗。預備實驗能使研究者了解到實驗中存在的有關設計或?qū)嶒灣绦蚍矫娴膯栴}。
了解什么是天花板效應、地板效應及其避免的方法,將有助于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實驗設計、實驗實施過程和實驗結果的討論和解釋。